四川省人民政府     眉山市委市政府  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信息公开>>规划计划>>正文
规划计划
四川省民宗委主任姚斌解读《关于贯彻落实“十三五”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》
2018-04-20 16:04  省民族宗教委
 索 引 号 201804  公开方式 主动公开  公开日期 2018-04-20
 发布机构 省民族宗教委

四川省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、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,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。为了加快推进四川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,前不久,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《关于贯彻落实“十三五”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

在《实施意见》的指引下,四川省少数民族事业将如何发展?民族工作将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?对此,四川省民宗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姚斌进行了解读。

问:《实施意见》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?

姚斌: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,56个民族成分齐全。四川又是一个民族人口大省,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490.8万,占全省总人口的6.1%。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.9%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,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,事关四川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,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。

然而,在四川省的大部分民族地区,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公共服务薄弱、贫困人口基数大等问题。为了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,推进民族地区绿色生态发展,确保到202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了《关于贯彻落实“十三五”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》。《实施意见》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、积极发展优势产业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、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、加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、加快提升民族事务管理水平等9个方面对相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
问:党的十九大提出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,做到脱真贫、真脱贫。《实施意见》对此有哪些部署?

姚斌:2017年,四川省将民族地区45个县确定为深度贫困县。这45个贫困县,是四川省的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、坚中之坚。为加大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力度,四川省委、省政府专门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》。

我们在制定《实施意见》时遵循四川省委、省政府的指导精神,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按照“分步实施、同步达标,聚焦难题、重点倾斜,统筹整合、集中攻坚,精准施策、分类指导”的原则,重点对住房安全、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健康扶贫、基础设施、生态扶贫等7个大的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。争取到2020年,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、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;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;对照标准稳定实现45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、3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、73.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努力实现住上好房子、过上好日子、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。

问:《实施意见》在“积极发展优势产业”这部分提到,着力推动民贸民品发展。四川省民贸民品发展情况如何?

姚斌:近年来,在财政部、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,结合实际,四川省认真落实国家民贸民品优惠政策,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殊需要为宗旨,以降低民贸民品企业融资成本、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壮大为着力点,积极促进民族贸易和少数民族特需品生产,满足和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,确保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供应工作,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了新面貌。2015年,全省共有24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享受到生产贷款贴息,实际贴息1241万元。2016年,全省共有25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享受到生产贷款贴息590万元。2017年,预计全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额度为1300万元。

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政策的贯彻实施,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民贸民品定点生产企业的发展,并取得了积极成效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们将大力推动民贸民品发展,重点在3个方面使力用劲:一是全力扶持壮大一批民族企业的实力,增强发展后劲;二是全力保障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供给,丰富必需品的种类;三是全力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,帮助民贸民品企业用好、用足、用透国家的优惠政策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在之前纳入“千家培育百家壮大”工程名录企业的基础上,我们将培育扶持10至20家民贸民品企业进入“千家培育百家壮大”工程目录,进一步壮大民贸民品企业的实力,提升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需商品的能力。

问: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新时代解决我国“三农”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。《实施意见》对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,在实施过程中,将如何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?

姚斌: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,这对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。《实施意见》专门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。

一是借力中心城镇建设,辐射带动乡村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每年计划支持2到3个少数民族特色小镇、10到2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,在资金上给予扶持、政策上给予倾斜。加强民族地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和提升中心城镇的服务功能,培育发展一批山地城镇、生态城镇、旅游城镇等特色城镇,吸引人口向中心城镇聚集、企业进驻,提升中心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。

二是借助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,带动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。通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,完善水、路、气、网等基础设施,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依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,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,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、增加收入。

三是依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,保护少数民族文化。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规划和建设时,对有历史传承、民族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和科学改造,规划和新建的民居注重体现民族特色,并适应现代生活需要。对有历史记忆、文化脉络、地域风貌、民族特点的特色村镇,加强保护,积极申报挂牌成为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”。

问: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,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。《实施意见》在加快提升民族事务管理水平方面,有怎样的安排?

姚斌: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:

强化立法工作。加快民族自治地方配套立法工作,健全和完善符合省情的民族法制体系,陆续出台民族事务管理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。在遵守我国法律的原则下,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习惯习俗,鼓励依法建立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规民约。

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权益的保障。通过开展“七五”普法活动,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提高用法律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。加强执法监督,坚决杜绝损害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。同时,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散居民族工作,着力改善散居地区基础设施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。

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建设。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培养选拔工作,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。推进干部支援民族地区工作,实施千名干部人才援藏活动,做好省直机关、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干部双向交流工作。

问:凉山州前不久被国家民委命名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”,计划怎样巩固创建成果,发挥示范效应?

姚斌:《实施意见》从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、健全维护民族团结工作机制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模范表彰活动等方面,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安排。

为了巩固好凉山州创建成果并发挥示范效应,我们将努力保持创建工作的延续性、规范性和常态化,进一步提高创建的社会化水平,使创建工作更加突出体现凉山特色。抓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关键,进一步将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紧密联系,渗透到日常工作中,决不让一个民族、一个地区掉队。

我们将按照中央的要求,着力推进创建工作常态长效、常抓常新,深入总结创建工作成功经验,更加注重试点和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,继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凉山州强基固本的一项“基础工程”、争取民心的一项“人心工程”、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“德政工程”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“系统工程”、民族工作的一项“品牌工程”。真正做到时时见团结,处处显团结,事事看团结。

关闭窗口